中耳炎 宝宝听力第一杀手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787次 |
导读:中耳炎发病急而且隐秘,不容易受到重视,等到发现的时候,听力往往已经受到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中耳炎已经成为宝宝听力的第一杀手! 关键字:中耳炎宝宝听力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近200万人患有听力障碍,其中儿童约占50%,而儿童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耳炎。中耳炎发病急而且隐秘,不容易受到重视,等到发现的时候,听力往往已经受到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中耳炎已经成为宝宝听力的第一杀手! 中耳炎青睐宝宝的原因 ·免疫系统不健全 免疫系统功能不健全,使得儿童易受感冒或其他病毒的感染,继而引发中耳炎。 ·生理结构发育决定 儿童中耳的咽鼓管内侧开口与口鼻相通,而幼儿的咽鼓管短、平直,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鼓膜和咽鼓管之间的空间充满液体,形成炎症。经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常见。 ·其他因素 如游泳方式不当、或擤鼻不当等,病菌就随污水及脓涕等入侵而发病。 根据中耳炎发病的四个阶段判断宝宝的病情 宝宝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道流脓等,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即咽鼓管阻塞期 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出现耳鸣、耳内不适等,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和日常活动。 第二阶段:进展期,即化脓前期 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可达39℃-40℃,哭闹不安、听力下降和耳痛,同时伴有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类似感冒或肠炎,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第三阶段:高峰期,即化脓期 表现为高烧、拒食,严重者面色发灰、听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 第四阶段:后期,即消散期 一般在患病4-5天后,患儿的体温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溃,脓液从耳道流出,耳鸣和听力下降,但仍存在。 特别提示: 并不是每个患中耳炎的宝宝都会有明确的四个分期。儿童,尤其是幼儿期的儿童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病征,更需要父母注意观察,如哭闹不止、抓耳朵、烦躁不安等就应该警惕。 预防中耳炎的五个要点 ·避免宝宝患呼吸道感染,患了感冒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要积极治疗。 ·宝宝洗澡、洗头时,防污水流入。 ·不要给宝宝挖耳朵,以防皮肤感染,而使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宝宝游泳后不要用手挖耳朵以防感染。 ·擤鼻涕时不要双手同时挤压鼻子。 中耳炎一定要去医院做治疗 医生先要将耳朵里的分泌物清除干净,然后根据鼓膜的情况对症处理。内服7-10天的抗生素,外用滴耳剂。如果患儿耳朵里本身有很多耵聍(俗称耳屎),或者有好多脓不清理出来的话,用药的效果就不太理想了。 家庭滴耳药的方法 给宝宝滴药的时候,可以让他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在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宝宝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 贴心小贴士:香烟与中耳炎 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香烟的烟雾可引起儿童鼓膜充血,导致中耳炎,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儿童患中耳炎,其中80%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因此,父母应该戒烟,至少不应在儿童经常活动的室内吸烟。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