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2岁孩子被双语扰乱思维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211次 |
爸爸说四川话,妈妈说东北话,原本以为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孩子可以会“双语”,没想反而让孩子昏了头,2岁多了还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昨日,新桥医院在学雷锋义诊活动中,帮助了岳先生夫妻。 孩子正常却不会完整说话 岳先生说,他是四川省巴中市人,妻子是辽宁大连人,女儿在巴中出生,也一直在巴中的家里生活。但女儿今年两岁半了,却还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记者在现场看到,岳先生的女儿扎一对小辫,红扑扑的小脸充满稚气。但不管爸爸怎么引导,医生怎么询问,小丫头嘴里冒出来的始终都只有“不”、“不要”、“哎呀”、“啊”、“走”等两个字以内的简单词汇。 奇怪的是,医生现场经过简单的检查,判断孩子口舌发育、发声、智力等方面应该都正常。 “双语”环境造成思维混乱 “我们两个平时在家都是用各自的方言交流,别个说这样娃儿从小就会两种话。”最初孩子还能跟着用两种方言学一些简单的词汇,但慢慢下来,发现女儿不管怎么教,都学不会一句完整的话。 据新桥医院儿科主任赵聪敏教授介绍,夫妻双方语言差异较大,用两种方言教孩子学说话,会造成一种“多方会谈”的环境,不仅不能让幼儿增强语言认知能力,反而会对幼儿学习语言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语言思维混乱。 3岁前语言环境应单纯 赵聪敏教授提醒市民,孩子3岁前,最好给他一个单纯的语言环境,如果父母双方来自不同的地域,在家中最好选择一种单一的语言交流。而如果家长打算引导孩子学习外语,最好也是在3岁以后,否则过早学习反而会影响幼儿的正确发音。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重视教育孩子的问题,教育方法很重要的。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