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药物热”?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247次 |
宝宝在日常生活中,难免要服用药物,难道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药物热?小儿专用药物也会引起药物热吗? 专家解答: 不是所有药物都会引发药物热,相同的药物也有可能引发不同宝宝发生药物热,这和宝宝的个体差异,对不同药物的身体耐受性等等都有关系。而有些药物,因其中含有易致热成分,因此家长在给宝宝服药时,不仅要知道药品的商品名,更要了解药品当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而容易引起宝宝发热的药物,通常可分为3大类。 第一类,最为常见的致热药物:青霉素类、青霉胺、巴比妥类、水杨酸类、磺胺类、两性霉素B、博莱霉素、更生霉素、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甲基多巴、苯妥英钠、奎尼丁、阿托品、甲状腺素、肾上腺素、酚噻嗪类、乙酰唑胺、砷剂、泻药等。 第二类,比较常见的致热药物:头孢菌素类、利福平、链霉素、硫唑嘌呤、西咪替丁、可待因、肼苯哒嗪、呋喃妥因、硫氧嘧啶、链激酶、肝素、非那西丁、保泰松、利眠灵、鲨肝醇、炎痛喜康等。 第三类,少见致热药物:氯霉素、四环素、洋地黄类、胰岛素等。 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必要时为宝宝做药物皮试,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等,这些对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都有重要的意义。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