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请注意:母婴阻断要及时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549次 |
怀孕是女性的权利,但是得了乙肝还能不能怀孕呢?很多乙肝病毒感染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得了乙肝,怎样进行母婴阻断才能避免宝宝也被传染?乙肝孕妇可以喂奶吗?下面的知识肯定对您有所帮助。 乙肝病毒感染者能否怀孕,主要是由肝脏本身能否承受整个孕期和分娩过程的负担所决定的。当前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一部分人想等到把乙肝病毒的传染性降低到零或很低水平以后再怀孕,这不太现实;另一部分人则是不考虑身体承受能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而怀孕,这很危险。 乙肝6种情况不宜怀孕专家指出,属于以下6种情况之一的,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怀孕,以保证母婴平安,并最大限度地阻断乙肝病毒向下一代传播。 1、现症的急性乙肝,伴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在没有使病情稳定以前,最好暂缓怀孕; 2、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较长且肝脏损害严重,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脾脏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的; 3、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且肝功能波动较大,常伴有蛋白比例倒置或低蛋白血症; 4、慢性乙肝患者伴有严重的肝外系统表现,如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5、曾有过怀孕史,但因肝脏不能承受而终止妊娠者; 6、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妇产科疾患不宜怀孕者,如有重复剖宫产史者。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1、血液和血制品传播 2、母婴垂直传播 3、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 4、性接触传播 注: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工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也未被证实。母婴传播途径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估计有4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如果不接受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上乙肝病毒,而e抗原阳性的妈妈所生的孩子95%在一年内表面抗原阳性。现采取联合免疫干预措施后母婴传播率在10%以下。 1、宫内传播(包括种系传播): 婴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而感染乙肝病毒,这种垂直传播方式引起的感染约占5-15%,母婴阻断失败主要发生在宫内感染的病例。而且经种系(即精子或卵子)传播的可能性已被证实。 2、产时传播: 即在分娩时婴儿的皮肤、黏膜擦伤或胎盘剥落时,母亲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裂的胎盘,进入脐带血,而进入新生儿体内。这一过程感染的可能性最大,这种情况也最为多见。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中也含有病毒,也可以传播乙肝病毒。 3、水平传播: 婴儿与母亲的密切接触、母乳喂养,也可以传播乙肝病毒。乙肝母婴阻断策略避免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的最好方法是: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接种10μg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h内,剂量应≥100IU),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93%左右)。也可在出生后12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0μg,间隔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大于95%)。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后,可接受HBsAg阳性的母亲哺乳。 以上两种方法可有效防止孕妇产道分娩以及产后母婴密切接触时传染,但不能预防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所以怀孕期间孕妇应注意动作轻柔、情绪稳定、禁止夫妻生活,避免胎盘破损。乙肝孕妇可以母乳喂养宝宝吗?由于乳汁不是传播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其危险性还小于血液传染,如果婴儿注射了HBIG和乙肝疫苗,母乳喂养还是可以的。但要保证乳头清洁无破损、乳腺无发炎、婴儿口腔无溃疡等。 婴儿注射乙肝疫苗接种后要按医生的要求检查有无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体产生,如没有产生还需补种乙肝疫苗。7月龄是可检查明确乙肝抗体滴度。之后可监测抗体滴度的变化,如果小于10mIU/ml,应该加强注射乙肝疫苗。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