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招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4种喂养方式影响宝宝牙齿健康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520次
    现在很多孩子牙齿不是不整齐,就是长蛀牙,这完全与家长所希望的自己的宝宝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相违背。很多妈妈不解,明明都很用心给宝宝做牙齿护理,可是为什么还是还会出现上述情况呢?其实,很多不恰当的喂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牙齿健康。

     1、过早的让宝宝自己拿奶瓶喝奶 有些家长为了训练孩子的抓握能力,在宝宝才几个月就开始让宝宝自己拿着奶瓶喝奶。由于孩子还小,自己喝奶时基本上都是躺着的,而且宝宝手腕部的力量十分有限,即使不松手,奶瓶的部分重量还是会压在孩子的上嘴唇以及上颌部位。若经常如此,那么孩子就会出现牙齿反咬(牙合)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地包天”。上唇下方就是孩子非常娇嫩的上颌牙床骨,它经常受到奶瓶的压力就会影响发育,使它不能正常向前(唇的方向)生长。如果上颌骨凸度生长不够,不仅影响整个面型的美观,反咬(牙合)也会对关节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为成年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埋下隐患。 2、过度使用安抚奶嘴 适当使用安抚奶嘴确实是有好处的,安抚奶嘴可以促使宝宝用鼻呼吸,戒掉用口呼吸的不良习惯,从而防止外在病毒和病原菌从口腔侵入体内,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是起到安抚宝宝的作用。但是有专家建议,最好在宝宝长到10个月以后就停止使用安抚奶嘴。一方面,安抚奶嘴不容易及时清洗,经常裸露在外面,奶嘴上极容易聚集细菌,而细菌又会通过孩子的吸吮进入口腔。另一方面,经常吸吮安抚奶嘴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上前牙前突,形成反咬(牙合)。除此之外,国外也有研究表明,经常吸吮安抚奶嘴容易导致中耳炎。 3、让宝宝喝着奶入睡 很多宝宝都有喝着奶入睡的习惯,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而且妈妈们也发现喂奶是哄宝宝睡觉的利器,但是这种方式极容易引起宝宝蛀牙。 宝宝喝着奶就睡着了,奶液流出浸泡在上前牙的周围,而这些液体为产酸细菌提供了最佳的培养基。由于液体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细菌分解产酸,进而侵蚀牙齿,使牙齿脱矿溶解,形成龋齿。宝宝睡眠时,口中唾液分泌减少,所以无法将口腔内的奶液及时稀释掉,即口腔的自洁作用大大减弱。另外,若延长奶瓶喂养,有的宝宝甚至延长到3岁以上,这使宝宝患龋齿的几率大大提高。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10个月左右时,就开始锻炼孩子使用杯子,最晚到1岁,就一定要停止用奶瓶喂养,让孩子养成用杯子喝水、喝奶的习惯。 4、不按时添加辅食 现在大多妈妈都提倡纯母乳喂养,但有些妈妈误以为纯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越好,事实上不按时给宝宝添加辅食,会影响宝宝长牙和咀嚼功能。其实,6个月以内的宝宝用纯母乳喂养最佳,而6个月以后,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就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需要。因为宝宝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所以应该通过添加换乳食品的方法对宝宝的咀嚼能力进行训练。而咀嚼对宝宝牙颌骨的发育是一种良性刺激,此外还能进行全面的营养补充。如果宝宝吃母乳的次数比较多,尤其是夜间喂养频繁,所以频繁夜间喂奶也是导致婴幼儿早期龋齿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 网站声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台,对具体的交易过程及信息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 咨询热线:010-57895369 电话: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权所有:婴童招商网 【www.zgytzs.com】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32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