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招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让“隔代抚养”成为特色教育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8027次
      [网友激辩]“隔代抚养”好坏一直有争议   支持方:爷爷奶奶夸孩子有方   虽然是少数,还是有一些家长对“隔代抚养”表示认可。   网友“迟桂花”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她女儿出生后,孩子的奶奶就主动担起了照看孙女的重任。奶奶是医生,经验丰富,孩子从小很少生病。奶奶的几个子女都比较孝顺,经常回来看看父母,家里总是很热闹,孩子耳濡目染对长辈也懂得尊敬。不过,“迟桂花”在心里还是有个界限的,生活方面的问题由孩子奶奶做主,孩子的早教她则亲力亲为。这样的默契分工,喜欢热闹的奶奶照顾孙女乐此不疲,“迟桂花”也省了不少心。   网友“墨鼠9911”和“lili”也认为,有不少有知识、修养良好、人生阅历丰富的老人对孙辈的教育也很成功。这样的“隔代抚养”说不定比父母自己带还要好。比起争论孰是孰非,上下辈之间的沟通对于带好孩子可能更重要。金东区含香中心学校的老师陈鸾英认为,爷爷奶奶只会宠坏孙子的说法是错误的。爷爷奶奶比父母更经常夸孩子,给他们充分的选择和自我表现空间,对他们总是有求必应,干什么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恰恰是这种“纵容”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而父母的严格要求和动辄惩罚的严厉教育方法反而会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反对方:“隔代亲”成为父母心头之痛   年轻父母把孩子托付给祖辈照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因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两地分居,住房紧张;出国工作或到外地工作;民工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怕辛苦,年轻父母无经验或希望保留二人世界;祖辈主动要求抚养孩子,为年轻父母分忧。   看来,在自己没有能力或精力的情况下,将学龄前孩子交给祖辈照看是年轻父母最现实的选择。   站在反方阵营里的网友家长占了大多数,网友家长的部分观点很有代表性。   网友“南齐”认为:我们这代人和父母在文化和观念上就存在偏差,他们与我们的子女偏差就更大了,“隔代抚养”会使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大打折扣。网友“酸风”则担忧,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由老人抚养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老人的一些习性,比如动作慢,做事缩手缩脚。网友“米了”对此有同感,她说,老人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处事待人、探索新鲜事物都缺少了积极主动性,直接影响了下一代的性格形成,万万不能诱导孩子老年化。   老人易“重养轻教”,老人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而老人对孩子过分保护,也会扼制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增加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胆小怕事。身为幼儿园老师的“江南玉”说,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上中班之前,孩子的奶奶几乎每天中午都要来幼儿园,先是躲在门口看孙子吃饭,后来干脆强行进教室给孩子喂饭。在老师的坚持下,后来孩子的奶奶终于不来幼儿园照顾孙子了,但那孩子在班上还是不太合群,胆小孤僻,动手能力差,在同伴面前显得有些自卑。   还有不少网友担心的是,长时间地让祖辈带养孩子,孩子更喜欢依赖老人,而在感情上与亲生父母疏远,造成亲子隔阂。刘女士就说,她女儿上幼儿园前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奶奶家,因此在孩子的眼里,最“亲”的是奶奶。如果自己与孩子的奶奶意见不合,孩子肯定站在奶奶一边,一旦孩子不听话挨几句责骂,就会向奶奶告状,使她管教孩子更加困难。从江西来金华打工的小李夫妇也有同样的苦恼,他们夫妇在外打工7年,9岁的儿子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夫妇俩一年最多回家探亲两次,儿子与他们生分得很,除了在电话里叫声爸爸妈妈,见了面反倒像陌生人,话都不肯说,夫妇俩为了与儿子培养感情还得想方设法套近乎。由于“隔代抚养”而导致“隔代亲”的现象成为很多年轻父母心头之痛。   [专家观点]隔代教育要讲究现代意识   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隔代抚养”是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国情。相对于年轻父母来说,老人有着较多的育儿经验和耐心,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只要注意更新生活、教育观念和方法,“隔代抚养”也可以一举三得,让父母轻松,孩子有长进,老人有所寄托,成为特色教育。   心理学专家指出,有许多知识层次高、修养良好、人生阅历丰富的老人,他们对孙子、孙女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爷爷、奶奶慈祥的爱,老人的充足时间和对孩子的耐心是对父母的一种弥补。孩子的父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应该学会调节,应该鼓励老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并通过沟通与老人相互形成合力和共同的教育观,形成更符合时代的新的“隔代教育”,三代人的和睦关系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项良好教育。如果是那些教育程度不够的老人,可以考虑由相关部门开设一些“隔代教育培训班”,教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法,让“隔代教育”成为一种中国特色,实现“三代同赢”的现代化家庭教育模式。   [示范方法]好办法有助于“隔代抚养”   针对“隔代抚养”中的一些问题,心理学专家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情景一:   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孩子睡前闹,给他颗糖就好了。   导致结果:孩子只有在抱着时才容易睡着;孩子总要含着糖才能睡着,容易患龋齿。   解决方案:父母尽可能参与育儿,以科学的育儿观念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大人可在身边陪伴,注意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让孩子自然入睡。父母工作实在很忙,可以让祖父母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并参加育儿培训。   情景二:   孩子(五岁):我要喝水。   奶奶:好宝贝,杯子放那么高,你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水,太烫了,我再吹一下,别碰杯子,奶奶喂你。   导致结果:孩子依赖性强,不想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解决方案:父母积极参与到对孩子的教导中,设置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妈妈(或爸爸)告诉孩子杯子放在柜子上,让他自己去取。先教导孩子学会倒凉开水,并及时给予鼓励。在妈妈的训练下,孩子很有成就感,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奶奶也能自然地接受这个结果。   情景三:   孩子:外婆,电视上的小孩都在玩小汽车,你陪我到公园里去玩小汽车好不好。   外婆:别吵,外婆要睡觉,你自己在屋里玩吧。   解决方案:父母下班后尽量带孩子到室外玩,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激发孩子的活力,不断给予孩子语言和智力上的良性刺激,引导孩子去探索外部世界,培养他们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关阅读:   利与弊的探究隔代抚养面面观   【导读】隔代抚养几乎在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得到,隔代抚养是个很现实的问题,然而无论如何却必须要注意一点: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只允许有一种价值观,一种声音,一个权威,那就是孩子的父母。   谨记!隔代抚养的11个提醒   【导读】长辈带孩子和父母亲子带孩子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关于隔代抚养方面,有以下注意事项需要警惕。   论坛热议:   大家认为隔代抚养怎么样?   隔代抚养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 网站声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台,对具体的交易过程及信息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 咨询热线:010-57895369 电话: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权所有:婴童招商网 【www.zgytzs.com】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32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