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来临 祛湿健脾食疗方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520次 |
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此时正值初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气候炎热,多暑多湿。因此,小暑时节防暑祛湿很重要,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小暑养生的食疗方,食疗得当可祛湿健脾。 祛湿健脾食疗方薏米红豆粥做法:先将薏米和赤小豆泡几个小时,然后放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赤小豆在锅里焖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焖半个小时,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压锅的,直接泡后煮压一会儿就可以。 功效: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能补心养血,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茯苓粥做法: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 功效: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冬瓜粥做法: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此粥根据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 功效: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参芪粥做法: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和黄芪、党参一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绿豆海带薏仁汤做法:海带洗净,切丝,与绿豆、薏仁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至绿豆开花后,改小火煮至烂熟,加入冰糖调味,再煮两沸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开胃。适用于暑热烦闷、食欲不振、水湿肿满、小便不利等症。小暑时节养生保健四大注意事项1.平心静气以养心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4]。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2.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 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3.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4.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多进冷食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