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对小儿智力有影响吗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500次 |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存活小儿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也很常见,有智力低下、脑性瘫痪或癫痫等。 新生儿颅内出血分为两型: ①缺氧型,以早产儿多见,任何原因引起的缺氧都可使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渗血或点状出血。缺氧可发生在母亲怀孕时,也可能是生产时,也可能是小儿出生后。 ②产伤型,主要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原因有难产、急产、胎位不正或生产时用过胎头吸引器、产钳,使小儿头部受挤压、牵引,以致变形过度而引起血管的撕裂导致出血,多见于第一胎足月、体重较大的小儿。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表现随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不同而表现不一。一般来说在生后2天内,小儿先有烦躁不安,不吃奶,尖声哭叫,呕吐,抽筋,呼吸不规则,阵发性青紫,囟门饱满,双眼睁大,注视某一个方向。如果出血不止,小儿出现嗜睡,或昏迷,面色灰白,呼吸变慢或呼吸暂时停止,心率减慢,全身肌肉松软,可有肢体瘫痪。 给患儿头部做B超或CT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多少。 因为本病存活的小儿可有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癫痫等严重后遗症,所以我们要积极预防。做好产前检查,怀孕末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腹部外伤,预防早产,对患糖尿病的妇女怀孕前应治愈或将糖尿病控制好,以防怀孕后生育巨大儿造成产伤,或发生低血糖引起抽筋而加重脑损伤。对可能有难产的孕妇适当放宽剖腹产指征,预防产伤。对早产、难产或有窒息的新生儿应特别护理,肌注维生素K13天,可预防颅内出血。 医务人员对颅内出血的小儿应注意保持室内安静,避免惊动小儿,医疗护理工作要轻柔、迅速,注意保暖、给氧。用止血药控制出血,出血严重时可输新鲜血或血浆。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呼吸衰竭时可用呼吸兴奋剂或人工辅助呼吸,必要时请外科协助治疗。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