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招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儿童多动症父母很容易忽略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441次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戚元丽主任医师表示,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孩子好动、调皮才是多动症,其实多动并不是多动症的唯一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也是多动症的表现,家长们一定要留心观察孩子平时的行为,发现症状及时带孩子就医。

      “在我的门诊患者中,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最多,不少孩子都是因为成绩太差或偏科厉害才被父母带来就诊的,没想到最后竟查出多动症。”

      戚元丽介绍,一般人认为,多动症儿童的症状就是活动过多,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其实,过分安静也可能是多动症的表现。多动症包括三种类型:多动冲动型、注意力缺陷型和混合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混合型,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注意力缺陷型,尤其是那些不“多动”的女孩子。这类孩子平时看上去挺安静,但注意力持久性存在问题,上课常走神、发呆,做作业时也不能集中精神,常常拖拖拉拉,甚至要父母陪伴才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比较容易出现波动,父母盯得紧一点成绩就上去了,一旦放松成绩就下去了。做事缺乏计划性,不能弹性处理人际关系,慢慢变得内向、孤僻。

      “我们观察发现,在小学生中,成绩差的、偏科的(一般是数学成绩差)多数是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戚元丽说。

      很多父母低估了多动症的影响

      事实上,多动症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一般多动症儿童常常有一个或多个近亲也患有多动症。一项研究发现,至少1/3曾患有多动症的父亲,其孩子也患有多动症。另外,多动症还与轻微脑损伤、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关,食物过敏、铅污染、食品添加剂、除锈剂也可成为多动症的诱因。

      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联合相关部门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开展的一项名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60度调研”的结果显示,尽管医生和患儿父母都意识到多动症对孩子的社会和情感发展有影响,但医生和父母在影响程度方面的认识却存在很大差异。

      95%的医生认为多动症对社会和情感发展方面有负面影响,而认为有负面影响的父母只有70%。81%的医生非常担心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以后的处事能力,而父母的担心只有66%。

      在中国,33%的中国医生认为多动症对患儿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只有7%的父母认为影响很大,64%的父母认为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 网站声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台,对具体的交易过程及信息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 咨询热线:010-57895369 电话: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权所有:婴童招商网 【www.zgytzs.com】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32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