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报·现场】聚焦奶源发展——农牧区乳业发展及2019年一季度全国原料乳供需形势研讨会在呼召开 |
发布日期:2020/2/13 发布者:佚名 共阅46242次 |
随着国内乳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目前已迈入奶业大国的行列,不过就如何成为奶业强国、实现奶业高质量发展而言,国内乳企依旧在路上。在这充满挑战的道路上,上游养殖乳企持续承压、养殖加工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旧严峻。当前国内牧场正面临投资大、周期长、融资难、财务费用高、环保压力大等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奶业发展上下游利益联动、下游企业帮扶上游企业“渡过难关”正成为行业内的共识。 近段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为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加快中小奶牛场提升改造的步伐,有效解决原料供需矛盾,探讨我国农牧区乳业发展的方向,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于3月27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农牧区乳业发展及2019年一季度全国原料乳供需形势研讨会”。。 出席嘉宾 出席嘉宾: 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奶业处 主任 孙永健 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 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 马金星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杨祯妮 朱宏 内蒙古畜牧工作站 奶业团队专家 巴雅尔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名誉理事长 宋昆冈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副秘书长 刘超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副秘书长 王丽荣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副秘书长 陈福泉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奶源基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邓荣臻 中国农机流通协会 秘书长 陈涛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 办公室主任 杨敦启 中国农业大学 国际奶业战略和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鑫宇 全国生鲜乳监测监管系统 梁海军 博士 山东奶业协会 会长 张志民 上海市奶业协会 副会长 宋慧亭 河北奶业协会 秘书长 袁运生 内蒙古奶业协会 秘书长 徐克 《乳业时报》 总编辑 赵敏 北京市饲料监察所 科长 郑君杰 原北京奶牛中心 DHI负责人 周玉虎 伊利集团 副总裁 安磊 蒙牛集团 副总裁 黄忻 蒙牛集团 奶源事业部战略规划中心总经理 程晓飞 光明乳业 奶源部总经理 杨卫兵 现代牧业 中心主任 李艳民 君乐宝乳业 奶源总监 王彦生 北京三元食品 奶源部经理 郑健强 西安银桥乳业临潼分公司 副总经理 南龙江 西安百跃羊乳集团副总经理 郭红星 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 行政中心主任 杨波 黑龙江原生态牧业 总经理 付文国 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 奶源部长 刘军 新希望乳业 副总裁 林永裕 新希望乳业 奶源发展中心总经理 任永福 济南佳宝乳业 畜牧总监 李庆剧 中垦乳业 牧场事业部华山牧场 杨从辉 河南花花牛乳业 供应管理总经理 于雷 南京卫岗 采购总监 邢绍斌 南京卫岗 总经理助理 田雨 广东燕塘乳业 牧业高级经理 吴汉葵 长富乳业 总经理助理 何水双 内蒙古田牧集团 副总裁 云旭 雀巢奶牛养殖培训中心总经理 张振东 皇氏集团 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孙宁 杭州味全食品 畜产部主管 陈新圣 深圳晨光乳业 供应链高级经理 刘继龙 星源(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采购 金铃 开幕致辞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超主持开幕式 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奶业处 孙永健主任: “在看到当前奶业生产形势良好形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奶业振兴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成为影响奶源稳定的深层次因素。” 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奶业处孙永健主任强调,生鲜乳易腐难存、需要即时加工,养殖与加工之间应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关系。奶农与乳企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作为市场主体,乳企和奶农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可以理解,但作为管理部门,更关注公平合理的行业秩序,更关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 孙永健就密切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构建和谐生鲜乳收购秩序提了四点建议:一是奶价要公道;二是收奶秩序要规范;三是充分考虑奶农盈利能力;四是质量检测要公平。 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 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马金星: 结合奶源生产,马金星就当前较为紧密的两项工作向大家做一介绍。一是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二是种,公认的良种对奶牛养殖的贡献率是40%。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名誉理事长宋昆冈: 宋昆冈提出“农牧区乳业”转型升级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奶畜饲养应与环境条件、资源条件相适应。农区倡导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合作牧场,就地就近解决优质饲草饲料供应,以降低养殖成本,降低原料奶价格。草原型奶牛饲养模式要变天然放牧、粗放管理,为棚舍饲养、精细化管理,采用科学饲养方法,提高产量,提升质量,缩小淡旺季。 二、倡导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奶畜养殖场发展“纵向”联合,结成紧密经济联合体,降低奶畜养殖企业風险,保证加工企业奶源供应,以产业链的优势增加抗风险能力。 三、倡导“农牧区乳业”与“城市乳业”之间的“横向”联合,把资源优势与市场优势“叠加”在一起,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双赢。 四、尽快优化产品结构,转变以乳粉为当家产品的单一产品模式,坚定地发展液体乳生产。 五、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条件的企业应大胆走出国门,到资源优势国家建设生产基地,生产国内市场短缺的产品、成本高的产品。如:干酪、乳清制品、奶油等。 专家授课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奶源基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邓荣臻主持 《2019中国奶业形势分析》 国际奶业战略和技术研究中心周鑫宇: 国际奶业的动态对于国内奶业市场发展存在着影响和波动,周鑫宇从五个方面细致阐述了2019中国奶业的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要面临的挑战。 就国际奶业动态来看,8个主要的乳制品出口国同比在增长,奶业发达国家消费量并没有增长,但是奶产量是增长的,而这些增长的产量都去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国内市场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很大,国内奶业应该重点关注新西兰奶业的变化。 2018年1-10月全球牛奶价格指数是34.8 USD/100kg ECM,同比下降6.3%,有延续下降的趋势;饲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再看,欧盟脱脂粉干预库存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在清理,对于国内奶业来说会有影响,但是和新西兰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未来一年主要的出口地区的原奶产量将继续持续缓慢的扩张,而就未来12个月展望来看,不确定性在日渐增大,全球主要出口地区未来12个月原奶产量预计低幅增长;全球需求平稳,但面临不断增大的不确定性,例如贸易战、美元强势、油价;中国关于灭菌乳中使用复原乳的国标修订如果通过执行,将对中国未来全脂粉进口造成压力,对国内乳业上游则是利好奶价信号则会成为影响原奶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全国原料乳生产经营许可证监管措施解读》 全国生鲜乳监测监管系统 梁海军博士: 全国实行原料乳生产经营许可证监督管理政策之后,有了显著的成效,对于原奶质量安全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梁海军表示,2018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5%,连续9年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100%;奶站和运输车全部实现信息化监管,奶站从1.3万多家减少到4540家,运输车从5627辆减少到4980辆;连续10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 成效,累计抽检20.1万批次,抽检指标从6项增加到 19项,覆盖全部奶站和运输车,覆盖所有违禁添加物。 2019年专项整治重点将在于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许可及监管情况、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信息化情况、加强规模奶牛场生鲜乳许可证发放管理、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准运证明规范问题等方面开展。 《原料乳价格协调机制经验》 上海市奶业协会副会长 宋慧亭: 宋慧亭表示,生鲜乳价格(下称奶价)形成机制问题在我国奶业界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大多数兄弟省市至今未能破解的难题。有效的奶价形成机制和调控机制,奶价的合理与否,它关系到广大奶农的生计,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具体举措。20多年时间里,上海奶协组织专家和农工双方,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精神,不断完善和优化生鲜奶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了与价格挂钩的生鲜奶质量管理办法。 宋慧亭阐述了,上海生鲜乳价格协商过程和方法,他强调,确立“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和实施方案” 在进行价格协商之前,必须先出台这个实施方案。 《中国DHI发展现状及未来》 原北京奶牛中心DHI负责人 周玉虎: 周玉虎介绍了DHI在国外的进展,在奶牛发达国家,DHI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服务体系,最早应用于50年代。美国、加拿大、荷兰、新西兰、以色列等国家在该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加拿大70%的奶牛参测DHI;以色列90%的奶牛参测DHI;荷兰80%的奶牛参测DHI;新西兰70%的奶牛参测DHI。 DHI项目通过国际支援项目引进到中国,在国内市场也逐步开展起来。对于行业发展来说,DHI项目非常有意义,它可以提高牛场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产奶量,降低体细胞数,提高牛场整体经济效益;提高奶牛育种的可靠性,为后裔测定提供数据支持,成功选育优秀种公牛;保障奶牛健康和乳制品安全,为牛场提供大数据支持;提供公正、科学、准确的第三方检测数据,保护牛场利益。 奶源代表研讨 下午议程中,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光明乳业、新希望乳业、三元乳业、君乐宝乳业、燕塘乳业、百跃羊乳、完达山乳业、卫岗乳业、现代牧业等乳业集团奶源主要负责人就当前企业奶源发展布局、国内奶源基地实际情况、生鲜乳收购调节机制等相关问题做了细致的沟通和交流,其中,就原料奶收购价格和机制,以及北奶南运、季节性缺奶奶剩、养殖成本等问题上各抒己见、在提出意见的同时也做了深入的探讨。 商议结果 经过一天的讨论和交流,会议最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结合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到: 1、第三方检测机制势在必行,建议推行生鲜乳地方指导价和生鲜乳收购第三方检测,保障购销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乳企和奶农两方的矛盾。 2、希望各地借鉴上海奶价的协调机制,保证企业和奶农双方的利益。 3、建议国家实行旺季奶粉收购政策。 4、“农牧区乳业”要改变发展模式,优化产品结构,发展纵向与横向联合。结成紧密经济联合体,降低奶畜养殖企业风险,保证加工企业奶源供应,以产业链的优势增加抗风险能力。倡导“农牧区乳业”与“城市乳业”之间的“横向”联合,把资源优势与市场优势“叠加”在一起,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发挥农牧区的优势。 养殖与加工之间应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关系。奶农与乳企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双方友好和谐发展,才能有中国奶业的振兴。 参会现场图集 会议讨论现场。 ▲2019年二季度全国原料乳供需形势研讨会将在雀巢奶牛养殖培训中心举办,总经理张振东在现场介绍了中心的发展概况。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协办单位: 内蒙古奶业协会 乳业时报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