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1亿元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伊利国际化再下一城 |
发布日期:2020/2/13 发布者:佚名 共阅46220次 |
3月18日晚,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以2.46亿新西兰元(约合11.32亿元)现金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 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Limited(以下简称“Westland”)。 资料显示,Westland成立于1937年,是一家由新西兰当地奶农组成的合作社,奶农持有该公司股份,该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奶粉、黄油、蛋白粉、高温灭菌产品和婴幼儿配方基粉等多种乳制品,目前,其原奶供应量占新西兰原奶供应总量的4%。 根据其财务数据,截至2017年7月31日,Westland资产总额为56832万新西兰元,营业收入为62965万新西兰元,净利润151万新西兰元(约合695万元)。截至2018年7月31日,Westland资产总额为58759万新西兰元,营业收入为69259万新西兰元,净利润为56万新元(约合257.6万元)。 对于此次收购意义,伊利方面称,伊利通过获取优质、稳定新西兰奶源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有利于巩固乳制品龙头地位。Westland旗下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可对全球市场形成辐射,拓展公司海外业务,提升公司整体品牌影响力,对公司长期发展和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预计未来给公司带来一定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 事实上,自从2010年光明乳业收购新西兰新莱特51%股权后,国内乳企海外布局的序幕就此拉开。伊利更是自从2007年开始试水国际化,2013年开始对其科研、奶源、人才等多方面进行国际化的战略布局。 乳企专家宋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乳企的快速成长,国际化布局是必然选择,国际化策略也正在从抢占资源转向抢占市场。目前,伊利的国际化布局主要坚持“稳扎稳打”和“自己投资建厂”两个原则,这在按照自身的需求搭建国际化板块的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毛利率,在推进国际化发展中效果显著。 据了解,2014年2月,伊利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成立欧洲研发中心,同年11月,伊利宣布在新西兰建设大洋洲生产基地,该项目同时覆盖包装、生产、深加工、科研等多个领域,是全球目前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 2017年5月,伊利表示拟以8.5亿美元的价格竞购达能集团旗下的美国第一酸奶品牌Stonyfield公司全部股权,不过Stonyfield最终被出售给欧洲第一乳企——法国兰特黎斯集团(Lactalis)。同年9月,伊利参与竞购澳大利亚最大乳企迈高公司,但最终迈高以13亿澳元花落全球前十大乳制品加工企业之一萨普托。 2018年9月,伊利发布公告宣布拟以8056万美元的初始对价收购泰国最大的冰淇淋和冷冻食品分销企业THE CHOMTHANA COMPANY LIMITED96.46%的股权。 “据我推测,在未来几年,伊利还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类似的收购并购项目,并朝着其中长期战略规划中更加多元化、国际化、智能化的前景迈进。具体而言,除了会继续扩充其乳制品产业版图外,伊利也会加大其在食品及饮料方面的多元化布局,以实现其‘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企业愿景。”灼识咨询执行董事朱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际金融报记者马云飞)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