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奶业回暖中国乳企走向国际舞台 |
发布日期:2020/2/16 发布者:佚名 共阅46384次 |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现今全球乳业正在呈现融合趋势,中国乳业作为世界乳业中重要的一环,经过多年的品质建设,国产奶质量已经与国际接轨,具备能与国际一流乳企的竞争的实力。2016年6月全球主要乳制品出口国鲜奶产量呈小幅下降,国内进口奶事故频发发生,国家管控力度增强。受此种种影响,近两个月来,中国奶价处于增长期,同时,全球奶业回暖迹象明显,这对于中国乳企的发展意味着明显利好,中国的养牛人经过近三年的低谷期,近段时间或迎来春天。 整体向好,中国奶业接轨国际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显示,目前国内奶业生产和乳品质量安全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经过八年奋战,我国奶业实现了振兴发展,产业面貌焕然一新。 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870万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居于世界第三位,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人均奶类消费量36.1公斤,比2008年增加5.9公斤。同时,在质量建设上,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也高于美国标准,规模养殖场生鲜乳中体细胞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澳大利亚限量值。 另外,伴随散养市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未来产业一体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中国乳业逐步由散养向规模化专业模式逐步转移。2015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规模化自营牧场成为行业大势;奶农专业合作社超过1.5万个,是2008年的7倍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据统计,2016年6月全球主要乳制品出口国,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等,牛奶产量同比下降1.4%,受鲜奶减产影响,近两个月来,国际奶价呈逐渐上升趋势,实现今年首次连续三次上涨。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我国奶业对外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近期国际奶价逐渐提升,同时,进口奶事故频繁发生,国家管控力度加强。诸多因素导致目前国内原奶价逐渐回温,中国乳企或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图为近一年全球乳制品贸易价格指数) 中国乳业整体向好,在整体建设上已逐步接轨国际,在全球奶业的回暖、国内奶价回升的推动下,将加快中国乳业转型升级,加速现代化、一体化进程,提升综合竞争力,助力实现中国乳业的真正崛起! 辉山全产业链模式,引领品质升级 奶业发展事关民众健康、国计民生和民族未来,意义重大。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乳业的发展,一靠品质领先,二靠因地制宜,要大力提高乳制品品质,推进奶业一体化的进程。辉山乳业作为中国乳品全产业链建设的先行者,已建成以牧草种植、精饲料加工、良种奶牛饲养繁育、全品类乳制品加工、乳品研发和质量管控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同时经过百余道严密的检验程序,近200项监控指标,实现了从草场到餐桌的品质管控与全程监控,在引领中国乳业品质建设,推动行业品质升级上发挥着示范作用。 从源头做起,深耕乳业上游。牧草是决定奶牛所产原奶质量的“第一关”,辉山乳业已在辽宁省连片集中种植苜蓿草及燕麦、青贮辅助饲料,种植全程实现现代化、科技化,确保奶牛饲料优质。辉山乳业还按照定制的配方进行精饲料加工,满足牛的不同营养需求,为高品质产品提供了保证。 同时,为了避免散户饲养效率低、渠道成本高、质量不可控等问题,辉山乳业坚持牛自己养。秉承着“以牛为本,爱牛如子”的理念,辉山乳业目前已经投产了近82座规模化自营牧场,且不断从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等国进口国际优选纯种乳牛,牛群规模已经达到20多万头,实现了奶源100%自给。而且,辉山乳业还高度重视环保并致力于发展多元化规模循环经济,在沼气发电、新光伏等项目上获得了突出了成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全面发力,把控全产业链中下游。辉山乳业先后引进法国、德国、瑞典等全球最先进的乳品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采用世界顶尖技术,打造样板工厂,全力建成国际一流的乳品加工产业基地。在产品层面,辉山乳业使用自有高品质原奶,为消费者提供种类繁多的优质液态奶及奶粉等产品,推出了“杰茜牧场”,“十天”等多种高品质产品,成功打造“奶源优、工艺好、品质高”的品牌形象。 另外,为了顺应中国奶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保证优质乳的新鲜送达,辉山乳业创造性提出“都心模式”,打造“以城市为核心布局工厂,以工厂为核心布局牧场”的新鲜闭环,让‘优质乳’产的出、也买得到,对推动中国奶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奶业品质升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强不息,革故鼎新。辉山乳业全产业链模式保障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乳制品品质,展现了企业全面、均衡、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态势,聚焦了深度、广度与精度三大维度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恢复中国消费者信息,推进中国中国乳业品质升级树立了良好标杆!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