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对孩子太挑剔 |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885次 |
“米――,蜂蜜的蜜――” “你听,又开始走调儿了吧。” “不对。” “不对的是你。” “我唱得对。” “你说,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我是说我的声音。” “你的声音怎么啦?” “我是说我的声音好听。” “哈哈……” “哼!” 儿童的心理分析 小进小朋友正在愉快地唱歌。今天可能有什么使他高兴的事儿。 可是,每当他一开唱,妈妈和爸爸就要挑毛病。“他们问我像谁,我看像他们两人。” 处在幼儿园的儿童,几乎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音盲。极少能像大人那样,音调纯正,节拍准确。可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无关紧要,只要能唱就好,因为孩子的心情是舒畅的。 重要的问题在于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而不在于表现力的水平。而且应考虑到,绝大多数幼儿根本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走了调。 “虽然妈妈说了,应该送我上幼儿音乐班,可是我觉得,比起弹钢琴和拉小提琴,我更喜欢唱歌,因为唱歌比较自由,不像乐器那样受限制。” 妈妈的高招: 儿童的发音器官未充分发育,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是没有道理的。这是生理发育问题,不能苛责。 家长如果吹毛求疵,破坏了孩子的愉快心情,那就是一大罪过。孩子唱得难听也没关系,意义在于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愉快心情。家长应该高高兴兴地听他唱。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用标准的音调和他一起唱。他在反复听正确音调的过程中,自然就改过来了。 儿童的音乐教育,看上去很容易,其实相当难。特别像钢琴、小提琴之类的乐器需要高度技巧,上音乐课就要占去大部分时间,而且很难和儿童的感情表现结合在一起。不要计较孩子是否音盲,让孩子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吧!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