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秋冬要多喝水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会随着环境产生变化,出现水分流失,造成身体不适。对于准妈妈来说,此时补充足够的水分显得尤为重要。
缺水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很大的伤害,因为胎宝宝所需的氧气和养料全部靠血液(主要成分是水)运送,胎儿生活的环境则完全是水。孕妇缺水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体温会升高,从而造成胎儿大脑的损伤。
孕妈妈在怀孕期间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很多时候都需要白开水这位“清洁工”帮忙清理肠道,以促进营养的吸收。因此,孕妈妈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经常喝水,但每次喝水可以少喝点,多喝几次,使身体中有充足的水分。一般情况下,上午可以多喝点,下午以后逐渐减少饮水量,这样夜间就不用频频起床了。
喝多少水才合适
1. 怀孕后,由于基础代谢增加,孕妈妈体内水的消耗量也相应增加。通常,孕妈妈除每日饮食中的水分外,约需另补充1500毫升水(约3-4杯),以补充母体的消耗。水在身体里代谢最迅速,反应最灵敏。当人感到口渴时,常表示人体内某部分细胞或某部分组织失水。
2. 孕妈妈不要等到口渴后才喝水。当孕妈妈感到口渴时,说明体内的水分平衡已经失调,细胞呈轻度的缺水状态,如果在口渴时才去喝水,已经为时已晚。孕妈妈可以根据尿液的颜色来判断饮水是否足够。当尿液呈澄清或淡黄色,说明饮用的液体足够了;尿色深黄,则提示需要增加饮水量。
3. 孕妈妈餐前可空腹喝水。在每日的三餐前都可适当的喝部分水,这是因为在饭前喝水,水只会在胃中停留几分钟的时间,很容易被小肠吸收流入血液,过后的一个小时就会补充到全身的细胞中,能很好的供应身体对水的需求。所以,饭前补充水分也是必要的。
4. 运动后不要大量地喝水。运动后会使水分大量的流失,在运动前或运动中、运动后就补充一些水分,但不可过多,一般每隔15分钟就补充一次。
5. 起床后喝一次水。每天早晨起床后就喝一杯水,此时是一天中补充水分的最好时机,可将肠胃立即苏醒刺激肠胃蠕动,可有效的防止便秘,还可使血液的浓度变高。
6. 睡前喝一次水。在睡眠中会有自然出汗的现象,会流失身体中一部分的水和盐分,在早晨起床后就会感觉口干。所以,在睡前的半个小时就需补充一定的水分,可使身体在睡眠中也能维持水分的平衡,还可兼容尿液的浓度,预防结石的发生。
秋冬饮水妙招:朝盐水晚蜂蜜
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干燥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所以,在喝水时加入少量盐或蜂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民间有种说法,叫“早间盐汤赛参汤”。其实我国早就提出关于饮食的良方——“早盐水,晚蜜糖”,即便是在今日看来也依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实用价值。
在白开水中加入一点点食盐,并不会造成人为的水钠潴留(水钠潴留会造成水肿,简单地说就是血钠过高会提高血液晶体渗透压,致使水分无法正常代谢,造成组织水肿)。在日常的生活中,随着流汗和排泄,准妈妈体内的水分极易流失,如果补水时仅是喝白开水的话,就无法达到体内的水盐平衡。
蜂蜜对神经衰弱及干燥等小毛病均有防治作用。在晚间,一小杯蜂蜜水,会让准妈妈放松紧张的神经,还可以美容养颜。在秋冬经常服用蜂蜜水,可以润肺、养肺,防止干燥的天气对人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