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招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食物里的“隐形糖”吓死人,快看看你家娃糖摄入量超标了没
    发布日期:2018/3/4 发布者:佚名 共阅57490次

    看八卦新闻,小贝夫妇的宝贝女儿小七,吃完一只冰淇淋还想再来一只,贝嫂不让,七宝只能跟老爸撒娇:“Daddy,I love you so much,can I have another ice cream?”小贝没能拒绝这甜蜜的请求,妥协了。后来贝嫂发现了这事儿,你们猜怎么着?她直接把小贝关了禁闭...

    试问,有哪个小孩子不喜欢糖果?再加上花花绿绿的,色彩斑斓的外包装,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糖衣炮弹,毕竟,甜味是人与生俱来的第一味觉嘛。糖分不仅能让人心情愉悦,还能提供人体所必须的能量——前提是按照正常的摄入量摄取。

    大家都知道,巧克力,冰淇淋,糖果,这些食物含糖量很高,但是如果完全不吃这些食物,宝宝每天的糖分摄入量就不会超标了吗?

    事实是:你家宝宝即使不吃巧克力和糖果,摄入糖分也可能是超标的。为什么?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糖不仅仅存在于巧克力,糖果,这些看着就很甜的食物里,还隐藏在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的地方,甚至包括我们认为的“健康食品”里。

    “WHO(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上公布了最新的糖摄入指南,更新了对糖摄入量限制的建议。该指南强烈推荐将儿童和成年人的糖摄入量都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而且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

    AHA(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消费不超过6茶匙,或25g一天。2岁以下的儿童应该食用无糖食品,别让他们养成爱吃甜食的习惯。

    WHO和AHA所说的糖,其实是游离糖。

    “游离糖”并不包括完整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天然存在的糖和奶类中的乳糖,也不包括粮食薯类和薯类中的淀粉。它是人制造食品时所加入的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葡萄糖和果糖等,也包括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淀粉糖浆、麦芽糖浆、葡萄糖浆、玉米糖浆和果葡糖浆等甜味的淀粉水解产品。

    游离糖几乎是空白的营养,除了能量什么都不能提供。听起来问题不大,至少还能得到能量,游离糖也不是一无是处嘛。但是仔细想想,比如给宝宝吃一颗鸡蛋,假设鸡蛋约50g,能得到72卡的热量,同时摄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钾,钠,钙,铁等等营养用元素。喝一杯糖水,除了能量什么都没得到。游离糖越多,身体积累的能力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反而缺乏其他元素,结果就是肥胖,超重,引发糖尿病等等。

    每天不超过25g游离糖是什么概念?米粒妈给大家列举一些宝宝常吃的零食:

    酸奶,约100g添加10g糖(酸奶原含有的乳糖不算)

    乳饮料,约100g添加15g糖

    一杯果汁,约100g添加10-15g糖

    各种水果泥,约100g添加10g糖

    烘焙点心,约100g添加15-20g左右

    一个果冻,约30g,含糖量5.1g

    吓一跳吧,上面这些好吃的,随便吃2样,就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摄入量了。想不到酸奶和果汁里的含糖量居然这么大?它们可是大家印象中的健康食品呢。留心一算,宝宝每天隐形糖的摄入量其实挺吓人。

    饮料里有隐形糖

    超市里的果汁,标签上有各种表现“健康”“新鲜”的元素,但实际上是由糖、甜味剂、酸味剂还有食用香精调制而成,里面的果肉含量少得可怜。与其给宝宝喝果汁,不如让宝宝直接啃水果~~

    乳饮料慎喝,它不是酸奶,更不是乳制品。米粒妈买回市面上一款号称零脂肪的乳饮料,仔细看了下配料表,上面标注着碳水化合物这一项,实际上就是指糖分的含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蔗糖以及淀粉,饮料里通常不含有淀粉,因此饮料外包装上营养成分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就是指代饮料里的糖含量。)这瓶乳饮料每100g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16.20,也就是说,喝一小杯,今天摄入的糖分就超标啦!

    市面上有些饮料并没有标注糖分含量,但这并不代表不含糖,大家可以看碳水化合物这一项来判断含糖量多少。

    酸奶虽好,也要注意含糖量。米粒妈写过一篇文章《米粒妈手把手教你挑酸奶(内附自制酸奶禁忌、国外超火的酸奶食谱,夏日早餐首选,提高宝贝抵抗力)》,给大家讲过挑酸奶的方法:蛋白质和糖(碳水化合物)是一对相爱相杀的好基友。含糖量高的酸奶,蛋白质会减少。大家在挑酸奶的时候注意看成分和配料表哈。

    烘焙食品是游离糖的重灾区

    先不说市售甜面包甜饼干中要加糖15%至20%,即便是自己动手焙烤,通常配方中的糖也足够多。用8%的糖来做点心,只不过是微微刚能尝出来的一点甜味。所以,宝宝大快朵颐的样子让妈妈很满足,但是也要注意每周烘焙的频率——别以为自制食品绝对健康。

    家庭饭菜里的游离糖

    妈妈都知道烹饪应该低油少盐,可是你知道还应该低糖吗?像宝宝爱吃的家常菜,比如番茄炒蛋,糖醋排骨,还有番茄酱,沙拉酱,就连常喝的号称润肺的梨汤,加上冰糖,含糖量都不低。

    摄入过量的游离糖到底多可怕

    有些妈妈会问了,米粒妈,宝宝吃糖,不过就是胖一点嘛,小孩子好动,跑跑跳跳中就把糖消耗了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NO,可不止发胖哦,长年累月多吃糖,就像长年置身于雾霾粉尘的空气中,对宝宝健康的影响可想而知。

    摄入过多的糖最直接的是造成龋齿口腔疾病和肥胖问题,而很多营养相关性慢性病比如二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白内障、近视、骨折等等也都与其相关。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宝宝甜食吃的太多了,味觉发生改变,形成“甜食依赖症”,清淡口味的食物不再能满足他的胃口,对口感浓烈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甜甜圈才会有感觉。这就跟大人嗜咸或嗜辣的“重口味”是一个道理吧。

    拒绝“甜蜜的负担”,从控制宝宝零食做起

    因为游离糖主要在宝宝的零食中,所以对零食的控制,是控糖的关键。在一日三餐之外,宝宝还需要一些零食,因为他们的胃容积还非常有限,无法一次性吃下去能维持5-6小时的食物;还有就是他们的身体在高速发展阶段,需要足够的食物来保证营养。零食是正餐之间很好的营养补充,所以零食要吃,控糖也要做,这里关键的是搭配均衡。

    给大家提供几种健康的零食:

    应季水果

    蒸熟的蔬菜:玉米、胡萝卜、西兰花、土豆等等

    乳制品,如酸奶,乳酪等等

    零食搭配,有几条简单的原则:

    控制零食的总量,宝宝不好好吃正餐,那么零食也应该控制;

    高盐、高糖的零食,尽量别给宝宝吃。如果避免不了,那么当日其他食物就不要再含有盐和糖了,可以搭配一些低糖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零食添加在两餐之间,其余时间不再添加

    最后跟大家强调一点,游离糖不是必需品。宝宝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可以通过水果、蔬菜中的糖、淀粉转化出来,足够身体代谢使用。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 网站声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台,对具体的交易过程及信息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望供求双方谨慎交易!
  • 咨询热线:010-57895369 电话: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权所有:婴童招商网 【www.zgytzs.com】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32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