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智造到中国“质”造:金领冠革新重塑奶粉质量典范 |
发布日期:2025/7/1 发布者:zgytzs.com 共阅18次 |
在科技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乳制品行业正经历以智能制造和营养科学为核心的双维度升级,竞争焦点已从产品本身转向技术研发与配方创新。对于新手家长而言,选择奶粉需兼顾安全标准、吸收效率与科学配方的三重考量,毕竟,奶粉质量关乎宝宝的健康成长,容不得半点马虎!“奶粉哪个好?”“好吸收的奶粉是哪款?”经常出现在各大论坛,成为许多宝妈宝爸的热门议题。在众多婴配奶粉中,伊利旗下的婴配粉品牌金领冠凭借智造硬实力与配方软实力的双重突破,成为亿万妈妈的科学喂养首选。 ![]() 自动化生产,源头严控品质 依托智能制造技术体系,金领冠引入LIMS质量管理系统、MES生产系统、ERP管理系统和WNS仓库管理系统,进行全生产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的全面化、及时化、信息化,全程链路自动采集数据,保证每一罐产品均可溯源,为每罐奶粉赋予专属“身份”,以全程可追溯的品质保障让宝妈们安心。 在生产制造层面,金领冠从原料到包装全程密闭自动化生产,智能系统精准把控,机械臂码垛机、AGV 机器人、激光叉车等智能化设备全程护航,让消费者安心享受科技守护的超凡品质产品。 在质量管控层面,金领冠秉持着远超欧盟标准的严苛准则,全球工厂配备原奶检测+成品检测"双化验室"守护,每一滴原奶都要经历117项检测,原料经历306项检测,成品还要通过644个检测指标、483项产品检验,高于国标57项。共1000余项检测,配合行业首个智能微生物监测平台全天候扫描风险,从原奶到成品全程智能追溯,给宝宝看得见的安心保障。 ![]() (金领冠数字智控中心) 创新性突破,产品多元出众 与此同时,凭借强大的研发创新实力,金领冠在中国母乳研究领域不断深耕,凭借伊利70年匠心探索的深厚积淀,以及1000 多万个母乳成分数据,建立了中国乳企中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完成了290余项发明专利布局,构建涵盖金领冠珍护、金领冠珍护铂萃、金领冠塞纳牧、金领冠悠滋小羊等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提供更专业、多元的营养支持。 如金领冠珍护婴幼儿配方奶粉,特含超凡乳源HMOs[1],添加顶量超级OPO[2],营养吸收率高达98%[3];添加双重活性益生菌[4]+45倍[5]益生元,有效呵护宝宝肠道健康;特别含有活性蛋白OPN[6],显著提升宝宝免疫力;更含包括5大脑磷脂群[7]在内的18种活性脑营养群[8],让宝宝大脑发育更出色;奶源甄选100%鲜活A2型生牛乳[9],让宝宝肚肚更舒适,是行业内首个获得GGU权威认证的奶粉。 ![]() (金领冠珍护产品) “奶粉哪个好?”“好吸收的奶粉是哪款?”,答案已然明了。金领冠以“科学突破先驱”的姿态持续创新,拥有10大核心配方专利[10]、73项中国发明专利,并将这一系列科研成果应用到系列产品当中,持续提升奶粉质量,傲立婴配粉市场。从“智造硬实力”到“配方软实力”的交汇,金领冠正走在新质生产力实践的路上,以科技守护宝宝未来。 注释: [1] 超凡乳源HMOs:母乳低聚糖(HMOs)是人乳中含量第三的固体成分,在改善宝宝健康和营养需求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母乳低聚(HMOs)的科学共识[J].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钱林溪,杨奕,蔡威.人乳低聚寡糖与新生儿肠道健康.临床儿科杂志.2016 Jul 15;34(7):558. [2] 顶量超级OPO:金领冠珍护是金领冠婴幼儿奶粉中ОPO含量最高的;对比产品升级前,金领冠珍护产品中OPO添加量更高 [3] 98%: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23, VOL.63, NO. 30,10256-10266 [4] 双重活性益生菌:引自金领冠珍护三段产品营养成分表 [5] 45倍:牛乳中低聚糖约为0.03-0.06g/L,珍护中GOS+FOS双重益生元添加量为1.37g/L,约是牛乳的45倍(取下限0.03g/L计算得出) [6] 活性蛋白OPN:骨桥蛋白(osteopontin),源自乳清蛋白粉 [7] 5大脑磷脂群:指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神经鞘磷脂(SM) [8] 18种活性脑营养群:指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神经鞘磷脂(SM)、乳脂肪球膜蛋白、燕窝酸、DHA、ARA、3'-唾液酸乳糖(3'-SL)、6'-唾液酸乳糖(6'-SL)、胆碱、牛磺酸、α-乳清蛋白、β-酪蛋白、核苷酸、α-亚麻酸、神经节苷脂(GM) [9] 100%鲜活A2生牛乳:指产品配料表中的生牛乳均为A2型奶牛奶源 [10] 10大配方专利:指金领冠系列产品获得的专利: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291739.7、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80013841.3、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241156.3、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300587.2、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290842.X、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011369894.3、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911115800.7、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634890.7、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010135640.9、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010104301.4 |
中国婴童招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原创、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联系电话:010-57895369。 |
【关闭此页】 【返回上页】 |